27日,大众网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了解到,2016年,山东省知识产权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不仅专利量质齐升,而且专利运用成效突出。山东专利密集型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14.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9个百分点。
山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于智勇介绍,2016年山东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继续稳步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2016年全省共申请发明专利88359件,发明专利申请占全部专利申请的比例达到41.5%。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9404件,同比增长14.9%;申请PCT国际专利1399件,同比增长67.1%。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不断强化,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到了总数的51.3%和55.8%。
截至2016年底,山东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2005件,同比增长3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3件,较2015年增加了1.43 件。今年一季度,我省主要专利数据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省共申请国内发明专利9306件,获得授权国内发明专利3643件;全省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5427件,同比增长25.2%;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64件,比去年底提高了0.31件。
于智勇说,山东专利运用成效突出。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次对各省专利密集型产业进行统计,据统计结果,山东专利密集型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14.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9个百分点。为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制定出台了《山东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暂行办法》、《山东省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管理办法》、《山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3个文件,解决了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降低了金融机构给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山东700余家企业通过拥有的专利权等为质押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总金额超过220亿元,其中九成以上是中小微企业。2016年,全省共办理专利权质押登记302件,以专利权作质押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总金额达到39.57亿元。今年一季度又完成专利权质押登记78件,金额达到5.66亿元,有效地缓解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在专利行政保护方面,于智勇介绍,山东深入开展“护航”、“闪电”等集中检查和执法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电子商务领域专利行政执法,开展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培育,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协作执法。2016年,全省知识产权局系统共办理专利案件3426件,其中,受理专利纠纷案件479件,同比增长36.5%;查处假冒专利案件2947件,同比增长23.0%,有力地净化了市场环境,为“双创”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底,山东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10位的市分别是:青岛市(18285件)、济南市(14642件)、烟台市(4762件)、淄博市(4328件)、潍坊市(4268件)、临沂市(2473件)、威海市(2054件)、济宁市(1724件)、泰安市(1344件)、滨州市(1329件)。
于智勇说,下一步,山东将大力培育核心专利,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技术供给。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制度供给。同时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