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过年啊,诶,嘚回忆小时候了……
从这28开始便忙活起来了,家家户户开始正式准备了。在这之前呢要买好鱼,鸭,鹅等食材进行腌制,还有猪腿(称之为火腿),猪排骨一起腌制,这其中也少不了腊肠。
28这天,大伙早早起来收拾收拾家里开始干活,把家里外到处都擦干净,女的扫地男的擦窗。老家一直有种芦蒿的习惯,因为冬天要卖,所以只能等到年末才收拾。一般先是女人在家收拾,男人嘛要上街赶集买货。买糕,买糖果,买香烟,买春联,买酒……
29这天也没闲着,这不,一大早大家都起来忙活了嘛,提前准备好糖稀,烧大锅。大锅也就是烧柴火,上面有个烟囱的那个锅,把糖稀放里面熬,一直熬到拉丝不断,诶呀,这就成了,开始放炒米花生葡萄干一起搅拌,忙活了半小时才能出锅,把一团夹杂着花生葡萄干的糖稀放到模具里,开始按压刀切,这就叫“炒米糖”,小孩子门最没耐心,不管烫不烫嘴,拿起一块就放嘴里……到了下午,开始开油锅!把豆腐呀,之前腌制好的鱼呀都放到锅里炸一遍,当然还有春卷,南瓜饼这些也是少不了的嘛。这一天呀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味味相交。
30啦!大年三十,也要早起的,要hu猪头,这个hu也是煮的意思,把之前腌制好的猪头呀鸡鸭鹅之类的放在大锅里煮一遍,把里面的卤水煮掉,这一般是男人们的活。女人们便开始准备菜品,理菜,煮饭……最少不了的是家乡的特色芦蒿,除了卖以外,家家户户都会留一些过年,炒着吃有股清香味。
下午三点钟,活又来了,这时候要贴春联,用面粉贴,贴好以后还要放炮仗,家里的孩子在这之前是不准出去的,每个人都有才行。晚饭的时候先要说祝贺词,一个个说先从最小的开始,说完以后便是美美的年夜饭,当然啦红包就在年夜饭后。仪式感一定要有嘛,拿出软绵绵的垫子,磕头讨红包,这也是规矩,有的家庭也喜欢再一起合影,记录这一年的岁月。
晚上吃过晚饭,把灯开着,一直开到年末,12点以后才行。孩子们在外面放烟花,一边嘻嘻哈哈的笑,一边有滋有味的聊。
大年初一这一天,孩子们要出来拜年啦!老家有个规矩,三岁一下的孩子发糕,预示节节高,大一点的都是糖果,讲究的人家会给苹果茶叶蛋之类的,若是你家孩子16岁以上,会敬你一只烟,这烟是不抽的拿手上夹着,因为孩子们不被允许抽烟,但是敬烟(就是给你一只烟)是规矩。家家户户来回走动,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笑闹。
初二,所有的媳妇要回娘家拜年,孩子是必须带上的。要去和姥姥姥爷说句新年快乐。
初三开始,家家户户开始自己忙活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请人吃饭,你请一顿,我请一顿,相聚在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