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提出, 要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作表率,充分发挥省会独特区位优势,奋力开拓特色化动能转换之路、精准化扩大内需之路、多元化对外开放之路。济南锚定“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的定位,积极搭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对外贸易实现持续稳定增长,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的地位愈加凸显。

晚上八点,在济南董家铁路货运中心,工人们正冒着严寒,对即将发运的齐鲁号中欧班列进行装车作业。装车完毕后,车辆将从济南发出,两周之后,这批满载新鲜水果蔬菜的班列将抵达俄罗斯。

山东高速国储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耿磊介绍,这列班列是由山东高速统筹运营的中欧班列齐鲁号冷链专列,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约15天左右到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班列共50车,其中冷藏箱40车,普通箱10车,货物以冷链蔬菜、水果为主货值约184.88万美元,货重约980.1吨。

值得一提的是,这列班列已经是今年济南发出的第730列中欧班列,比年初制定的发运600列的目标,超出了130列。今年以来,从济南发出的中欧班列货值近8亿美元,货重5.9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稳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十。济南通达的城市更是与日俱增,“一带一路”沿线的外贸朋友圈越做越大。

山东高速国储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耿磊告诉记者,济南班列自开行以来累计发运1473列,班列可通达19个国家,40余个城市,构建起以济南为枢纽,连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在通达城市和开行数量稳步提升的同时,济南中欧班列所搭载的货物,也在不断地提档升级。

山东高速国储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耿磊表示,积极服务省内重点企业,开行定制化专列,为中国重汽发运货物250标箱,为海尔电器发运货物2034标箱,有力促进了外贸稳增长。通过开发进口班列,逐步引入了波兰板纸、俄罗斯特色食品及葵花籽油等业务,增加了“齐鲁号”的回程货物品类,丰富了济南市民的消费选择。

今年,济南还着力完善以全货机为主的航空运输体系,今年新开通巴西圣保罗、意大利米兰、英国伦敦、美国芝加哥等四条货运航线,航空国际货运网络实现了“欧美亚”全覆盖。1至11月,济南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5.42万吨,同比去年增长了接近一半。加密的班列和航线,让济南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通道愈加顺畅。而一系列保税政策的加持,则有效助推了济南外贸的快速增长。

位于济南章锦综合保税区的欧亚运贸集结中心,作为全国首家内陆综保区集装箱堆场,这个集结中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进行发运货物的快速集散,通过化零为整,大幅提高货物的发运效率。

欧亚运贸集结中心运营负责人刘越告诉记者,集结中心针对中小型企业的货物不足整柜,但是还想享受中欧班列这种需求提供服务,把他们的货物收集到集结中心,等收购了一整箱货物以后,进行整柜的装箱,把货物转运到车站去。此外,集结中心还充分利用综保区“入区即退税”的政策优势,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缓解外贸结算的资金压力。
博科集团工作人员梁美兰告诉记者,集结中心给他们提供了集货的场地,不足整柜的货物都可以通过运贸中心集结功能,拼齐整柜之后再安排发运。利用综保区提前退税的政策,企业可以提前至少20天拿到这个退税,可以减轻企业资金周转的压力。
欧亚运贸集结中心运营负责人刘越表示,自运贸中心成立至今,已经实现为将近千余家企业实现了提前退税8000多万元人民币,实际进出运贸中心大概有30多吨货,预计今年年底一线进出口额能够有望突破十亿人民币。
今年以来,泉城海关也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成功启动了董家铁路场站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助力济南实现中欧班列“双核”发运。同时,在省内率先落地中欧班列“快速通关”模式,大幅压缩了出境口岸排队等候时间。

泉城海关综合业务科四级主办刘震介绍,原来出口货物查验都是在出入境口岸完成,现在推行了铁路快速通关新模式之后,查验货物就在属地完成了实际的监管通关手续,而不需要再次在口岸进行查验。所以整体货物通关压缩在了四个小时之内,通关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泉城海关还推出了包括24小时预约通关、“门到门”查检、全程无纸化等在内的多项便民服务措施,有力助推济南外贸的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济南外贸量质齐升。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17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3%,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出口1033.6亿元,增长50.7%;进口707.6亿元,增长21.5%;外贸顺差326亿元,同比扩大214.7%。对外贸易不断跑出的“加速度”,让济南的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地位愈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