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篇:升
【释义】:消费提质升级 外贸量质齐升

商务领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面对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济南商务工作积极有为,多措并举,在各项业务取得佳绩的同时,社会消费和对外贸易犹如两座双子塔,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大路上高高耸立。回顾2021,全市消费品市场回暖向好,外向型经济势头稳健,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左右,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35%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消费持续活跃
今年以来,济南市商务部门制定出台促进电子商务、批发住宿餐饮业高质量发展、释放大宗消费重点消费农村消费潜力等7个政策文件,前三季度社零额增幅居副省级城市首位,比去年提升4个位次,全年新增限上企业1000家。

促消费活动成效显著。商务部“外贸优品汇 扮靓步行街”启动仪式等重大商务活动在我市落地, “济南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形成常态化品牌促销机制。在“惠”字当头的指引下,共计发放政府惠民消费券2900万元,企业累计让利30亿元,带动消费300亿元,40场消费类展会现场销售70亿元,全面激发消费市场活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品牌品质消费能级提升。“首店经济”“连锁经济”不断丰富着市民消费生活,也重塑着城市商业格局。超五星级酒店凯宾斯基、国际品牌连锁便利店7-11、全省最大的盒马鲜生经四路万达店、乐购仕全国首家跨境电商体验店等高端商业品牌首店相继开业,新引进各类商业品牌首店和连锁便利店205家。
电子商务发展强劲。济南新媒体电商产业联盟成立,老字号、军创、泉乡云播等3个全新的直播基地亮相,朵拉朵尚、淘掌柜等一批直播产业集群成型。平阴县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贝壳视频获评“全国特色直播基地”,韩都衣舍等4家企业入围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全年网络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18%。

展会规模层次显著提升。面对疫情反复的复杂形势,我市成功引办了全国职教展、汽配展、书博会等国家级大型专业展会,高标准举办了济南·日本进口商品博览会、文博会等自主品牌展会,全年举办各类展会120场,总展览面积突破200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国际性展会21场。新增UFI国际认证展会2个,总数达17个,居全国前列。中国国际休闲食品饮料博览会、餐饮博览会永久落户。我市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会展业发展综合指数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6位。
夜间经济提质升级。夜间经济场景不断更新,新培育柒坊巷、海那城、水岸名邸等5个市级夜间经济聚集地。融汇老商埠被评为“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历城区、章丘区被评为“2021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济南市入选2021年中国夜经济影响力候选城市。
对外开放亮点突出
在全球经济遭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济南对外开放工作迎难而上,取得了不凡成绩。
对外贸易方面,应对运力紧张、运费高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影响,市商务局组织企业参加RCEP市场开拓培训,对重点外贸企业进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出台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支持打造农产品出口产业链、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外贸主体培育行动计划等若干政策,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组织1168家企业参加第129、130届广交会和第四届进博会,签订进出口合同额35.1亿美元,进博会参展企业数、签约数居全省首位。

1-11月份,济南实现货物进出口1741.2亿元,同比增长37.3%,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5.3和2.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突破1900亿元,净增5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5%以上。新增外贸获权企业2316家,新增实绩企业1150家。新建跨境电商产业园区6个,新建海外仓3个、总数达13个,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80亿元,同比增长40倍。
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创造了全省领先的佳绩。强化与央企对接合作,借船出海,同时聚焦海外新签重点项目,组织我市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抓住RCEP达成契机,重点支持齐鲁制药、浪潮集团等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海外研发中心,构建全球研发布局,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

前11个月,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 56.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6.8亿美元,境外实际投资14.9亿美元,同比增长8.2%。三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副省级城市第二。
服务贸易方面进行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稳步推进,78条具有全国创新性具体举措逐步实施。组织20家企业参加北京服贸会,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服务贸易领域5大国家级试点全部在我市落地、全省唯一。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获评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双泽、译软、山东友谊出版社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征途中,济南必将展现更大作为。
校对:杨荷放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