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对《济南市金融支持人才创业创新实施意见(试行)》进行介绍解读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济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王雪

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新波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党委委员、工会主任王刚

中共济南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王福岭
一是加大保险保障力度。鼓励保险机构针对人才企业开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产品,提高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软件首版次保险等产品承保额度和风险容忍度。
二是开展高层次人才创业保险试点。准备选择3-5家保险机构作为试点,鼓励试点单位开发“创业企业研发设备损失保险”“研发费用损失保险”“研发责任保险”“高层次人才人身保障保险”等创业保险产品,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从试点单位投保上述保险,由市财政按照比例进行补贴,对省级及以上人才创(领)办的企业按保费100%给予一次性补贴,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30万元,对“泉城5150引才倍增计划”和“泉城产业领军人才”入选者创(领)办的企业,按60%给予一次性补贴,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8万元。
近年来,济南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45万、人才吸引力指数在全国100个城市中居第8位。制定《实施意见》的初衷,是聚焦人才创新创业“融资难”这一最现实困难、最迫切需求而推出的一项关键举措,也是济南市构建最优人才发展生态、打造黄河流域人才集聚高地的一项重要内容。
立足人才需求。人才的一个最主要特点是特别具有创新活力和价值创造能力,这也是人才的主要优势。但是人才创新创业初期,往往面临可抵押物少、创业风险大、融资困难的问题。实施意见的出台,可以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积极引导银行资本、保险资本、创投资本等各类社会资本向人才加速集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与资金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为人才发展高效赋能。
立足产业基础。济南是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产业实力雄厚,拥有金融机构800余家,财务公司数量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1位,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均突破2万3000亿元,预计全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位列省会城市金融竞争力排行榜第5位,比较雄厚的金融产业实力,是出台实施意见的基础和保障。
立足生态打造。把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作为人才工作的基础工程、长远工程来抓,而金融生态是人才生态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前已经推出了“人才贷”、人才双创股权投资等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并成功获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这次出台实施意见,推出“投、贷、融、保、担”等一揽子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的“硬核”举措,可以更加充分调动市场资源、发挥市场作用,构建更加系统、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把人才、科技、金融和城市发展有效连接起来,推动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充分发挥好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着力解决人才企业融资贵问题。人民银行每年优先安排不少于10亿元规模的再贷款额度,定向用于支持人才企业。同时,鼓励金融机构降低人才企业融资成本,特别是对使用再贷款等央行资金支持的人才企业,贷款执行优惠利率,上限不超过贷款合同签订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200个基点。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人才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方面,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扩大双创、小微金融债发行规模,鼓励企业探索发行“人才债”,募集资金定向用于支持人才企业融资。另一方面,实施首贷培植行动,深入挖掘处于成长期、有潜力、有融资需求的人才企业作为培植对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一企一策”方式制定财务管理、信贷支持、支持结算等综合培植方案,提高人才企业首贷获得率。
近期,济南市获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在推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人才贷”的增量扩面。积极引导全市金融机构打造与“人才贷”相适应的信贷管理制度,优化风险评估、产品定价、授信流程、贷后管理等制度设计,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的质效,为人才和人才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