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从来都是观察一座城市发展质量和成色的重要窗口。读懂了数据,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也就随之跃然纸上。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1年,在济南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的诸多可喜元素中,有两项数据令人印象尤为深刻:济南GDP超1.14万亿元,稳居全国城市综合实力20强,而且位次前移至第18位;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排名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后20位,蓝天白云已成为常态。在发展进阶的同时实现污染“退圈”,这份“双二十”成绩可谓得来不易。
视线越过数据,近年来,济南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提速,越来越多“绿色GDP”“高质量GDP”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支撑,且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加快推进,众多高污染、低效能的落后产能或退出、或转型升级,低污染、高效能的新动能愈发强劲,为济南“气质”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发展和“气质”这两个“20位”的进与退背后,济南发展质量之高、强省会之强可谓成色十足,新未来令人倍感期待。

济南日报记者 赵晓明 摄
聚力创新发展、力推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GDP”“绿色GDP”已成济南发展的“主支撑”
事实的确如此。对比上述两项数据、回顾济南的发展之路,不难发现,济南的快速发展并不是以污染为代价换来的,随着高质量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绿色GDP”“高质量GDP”已成为济南发展的主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南时指出,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探寻济南近年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创新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无疑是这座城市前行中的重要航标和发力关键。
看创新发展,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济南在城市创新能级、大科学装置建设、原始创新能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创新平台密集涌现,高新技术企业超4000家,“创新引擎”有力燃响。在2021年,济南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已达55%,省级以上瞪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看动能转换,近年来,济南在力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一方面淘汰去除落后产能,关停数以千计的“散乱污”“两高一低”企业,为新动能腾出空间;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对传统企业实施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使传统动能“老树发新芽”;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动能,四大主导支柱产业链式集群规模化发展崛起成势,规模总量已达1.3万亿元,其中,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达450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建设发展,更是为这座城市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快速崛起的新动能、不断增强的创新力,已切实成为助推济南发展不断提速的重要动力来源。
在这个进程中,一批高污染、低效能的落后产能或退出历史舞台、或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新生,众多低污染、高效能的好项目、新动能、新业态蓬勃涌现,发展的“污染代价”越来越少,“绿色GDP”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高,加之一系列治污举措的有力推进,济南“气质”自然稳步提升,这座城市用实际行动答好了高质量发展新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