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银保监局凝聚政策合力,联合地方有关政府部门搭建综合全面、重点突出的纾困帮扶政策体系,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出实招、硬招,帮助企业走出发展困境。
记者从山东银保监局了解到,上半年,该局加强政策创新联动,牵头制定《用好公积金政策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充分考虑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提出对稳定缴纳公积金的小微企业采取费率优惠、增加授信、发放信用贷款等支持方式,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6月末,辖区共有110家银行机构(含股份制银行辖属青岛二级分行)出台公积金相关产品154个,贷款余额352.62亿元,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为50.22万户。
疫情发生以来,小微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尤为突出,特别需要信贷资金支持。为此,上半年,山东银保监局督促银行机构持续落实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考核目标,加大监管监测考核力度,有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量增、面扩、价降。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辖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933.68亿元,较年初增加1674.35亿元,增速达18.08%。贷款户数154.05万户,较年初增加16.82万户。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5.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3个百分点,较2021年末利率水平进一步下降0.27个百分点。
在加强资金接续支持方面,山东银保监局全面落实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安排。一方面,指导辖区银行机构重点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旅游、物流等困难行业企业的资金接续支持力度,面向基层网点和企业加强政策细化宣传,明确办理条件,畅通办理渠道;另一方面,提前了解企业资金使用状况和接续需求,强化续贷业务提前审批,“一企一策”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安排,同时加强对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落实情况的统计监测与督促落实。上半年,辖区银行机构累计为3.89万户企业的5.13万笔、1355.05亿元贷款实施延期还本安排,为6392户企业贷款延期支付利息金额达2.96亿元。
另外,为继续落实好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工作,该局指导辖区银行机构强化贷款期限管理,合理设置贷款期限,进一步推广随借随还模式,推出“循环贷”“自动转贷”等产品。截至6月末,辖区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余额达1605.76亿元,较同期增长7.45%。
上半年,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资金短缺困难较为普遍。为此,山东银保监局加强对受困行业及重点企业专项帮扶,引导银行依托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的重点文旅企业项目融资需求库和中小微文旅企业融资需求库开展针对性对接,用好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企业融资再贷款政策,强化受困企业信贷支持,并鼓励保险机构面向餐饮业开发扩大因疫情导致营业中断损失保险覆盖面。
为充分了解困难企业情况,山东银保监局还积极开展纾困走访对接,联合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开展2022年金融辅导助企纾困集中行动,将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纳入重点辅导攻坚范围,借助集银行、担保、证券、基金、保险人才于一体的多元化金融辅导队伍,加大对受困企业的针对性帮扶力度。近期,该局还联合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等部门开展了“齐心鲁力·助企惠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强化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支持。
此外,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山东银保监局牵头制定《关于印发〈山东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推动银行业保险业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6月末,辖区银行对385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达1367.93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220户、210.11亿元。
在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靠前发力,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今年5月,济南融资担保集团会同齐鲁银行根据政策要求推出的“济担—纾困贷”政府性担保贷款产品,就是金融纾困小微企业的一款典型产品。据悉,该产品面向济南市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含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贷款额度2万元,期限为1年,财政对贷款利息和担保费进行全额补贴。目前,“济担—纾困贷”已升级至2.0版本,额度提高至50万元,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内中小微企业可提高至100万元。该产品计划总授信额度50亿元,预计为25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