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关于印发《助力“项目突破年”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
政策类型: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3-04-04
成文时间:2023-02-22
发文部门: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发文号:济行审发 [2023] 2号
适用行业:全行业
政策内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市项目突破年。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为全市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行政审批服务保障,促进我市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上走在前、作示范,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助力“项目突破年”十七条措施。
1.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化审批。制定并公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细化量化的受理审查标准,明确申请材料审查要点、零基础标准化申报模板、审批结果标准化材料、错误示例等。牵头起草省级联合验收审批服务工作标准,提升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标准化水平,确保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
2.数字赋能工程建设项目。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建设工程电子档案在线接收系统、水电热气信及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专用系统以及建设项目监测调度系统等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强化系统对接,持续提升数据传输质量,不断提升数据共享水平,加强数据关联和应用,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全力保障工程建设项目平稳高效推进。
3.推行“零材料”申报。持续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功能,采用数据共享、智慧表单、线上获取等方式,实行施工许可一件事“零材料”申报,优化升级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零材料”申报。
4.优化工程建设项目“联审联验、闭环管理”。在工程建设许可(设计方案联合审查)阶段实行告知承诺,进一步规范告知承诺内容;在施工图联合审查中对工程建设许可(设计方案联合审查)阶段实行告知承诺的内容进行核验;在联合验收时对施工图联合审查中涉及验收的事项进行核验,进一步优化“联审联验、闭环管理”。
5.为重大线性工程项目提供套餐式服务。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公路、铁路建设、调水工程、供暖、能源及输变电等重大线性工程项目,推行“1+N”套餐式办理,通过提前感知、靠前指导、精准审批、延伸服务,实现多审合一、多勘合一、多评合一、多证合一的审批服务新模式。
6.提升市政公用服务领域“无感审批+有感服务”。取消工程建设项目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通信及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申请环节,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在工程建设许可(设计方案联合审查)阶段实时获取接入需求、设计方案等相关信息,各专营单位“行业管家”提供主动服务,实现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后直接接入。对市政公用服务接入工程涉及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等实行全程在线并联办理。
7.优化建设企业资质审批。聚焦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建设企业的资质类需求,主动进园区、到企业、下一线,为建设企业资质审批提供精准、一对一的业务咨询、政策解读、材料梳理一揽子“辅导帮办服务”。全力支持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内建筑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建设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投用,增强区域投资吸引力。
8.推行前延式审批服务。前瞻性分析预判重点项目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推行靠前服务,以项目审批业务推进会、现场答疑办公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零距离”“点餐式”服务。将重点项目审批的勘察环节主动前移,提前开展前期指导和模拟踏勘,定制个性化勘察流程。从项目启动初始,对办理公路、城市道路等施工许可已有的材料进行模拟审批,待条件具备时直接转为正式审批,缩短审批时限。
9.健全完善涉及文物保护建设项目审管协调机制。对涉及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登记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占地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研究探索主管部门考古勘探、发掘和审批工作协同办,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助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10.深化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持续深化企业开办全流程“半日办结”、企业登记“即时办结”成果。依托信息化手段,探索实施企业登记住所(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模式。深入推进“一照多址”改革,拓展分支机构免于登记住所的区域范围,减轻企业负担和成本,提升登记注册便利度。
11.强化民生项目服务保障。主动联系树兰(济南)医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等重点项目,上门服务、主动对接,开展“一对一指导”“手把手帮扶”等定制式、个性化服务,满足项目建设多样化需求。对接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沟通了解引进项目需求,做好指导服务,助力园区产业发展。量身定制“一事一策”帮办方案,为民办学校审批提供全链条专业化服务,助力民办教育发展。
12.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持续推进“双全双百”工程,拓展、迭代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推动25个“一件事”高质量完成。省市区三级联办和“永久占林+临时占林+林木采伐”“涉林一件事”的办理方式,为项目用地保障中林地要素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保障。推进市政设施建设手续“一件事”集成服务,加快项目实施办理速度。
13.提升重点项目惠企服务便利度。协同相关政策责任部门,深度梳理2023年涉及重点项目的惠企政策兑现事项,优化流程、编制清单,在“泉惠企”平台布设申报端口,推进统一申报、全程网办。加强重点项目政策宣传解读,充分利用云讲堂、政策点点听等平台,推出重点项目惠企政策专题解读栏目。依托“泉惠企”服务队、惠企政策宣讲团,集中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政企面对面等活动,加强政策宣传推广。分行业、分领域组建企业服务专员队伍,发挥经济网格员作用,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
14.做优“项目管家”服务品牌。优化升级济南市重点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帮办管理系统,为省市重点项目配备“项目管家”,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定期开展“项目突破年 管家在行动”帮办服务主题活动,开展企业座谈,了解企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强化部门协同、市区联动,为重点实体经济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要民生项目提供定制化审批流程,助力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15.提升“佳佳帮您办”精准化服务水平。围绕全市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发挥“佳佳帮您办”商事登记服务专班职能,提供全流程、精准化的政策信息推送服务。加强与全市瞪铃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重点项目的沟通联系,建立联络员机制,提供个性化帮代办服务。与相关部门建立问题处置机制,协调并帮助企业和项目,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一站通达”式服务。
16.打造“双星”审批服务专项队伍。坚持典型引领,打造“明星审批服务专员”“明星审批服务工作室”审批服务专项工作队伍。以工作室“一口办理”方式,更好地为重点项目提供“一站式”“集成式”“定制化”“专业化”便捷服务。
17.建设高水平智慧审批。以“数据溯源”为抓手,充分利用远程人脸识别、电子证照建设应用、共享数据自动调用判断及事项材料的全过程电子化归档等手段,对办件流程进行数字化重塑,探索实现申请材料结构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审查规则指标化、数据比对自动化,达到申报表单减填写、纸质材料免提交,为项目建设提供高效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