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为期5天的第四届京交会在京开幕,“服务贸易的创新与融合”成为开幕峰会的主题,吸引了不少政要和跨国企业老总就这一话题进行思想交锋,这一主题的确值得咀嚼与品味。
诚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峰会上所言,促进服贸创新、加快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国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战略。
近年来,创新的重要意义被反复强调,自不必赘言。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作为新兴领域,其发展既需要技术和模式等微观层面的创新,也需要产业和体制等宏观层面的创新。今年年初,国务院决定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主要目的也正在于此。
对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而言,融合提的相对而言较少,但深入理解融合的内涵,对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融合是一个打破地域的概念,要在开放中推动服务业融合发展。各国服务业的发展特色和程度不一,在优势互补中能实现“1+1>2”的共赢效应。而且,当前全球都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服务业投资积极性非常高。1~4月,中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额同比增长7.9%,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08.6%。因此,应当抓住机遇,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
融合是一个产业概念,要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服务业服务的对象是产业、是人,因此服务业也应当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能力,紧紧围绕产业和人提供服务,推动服务业和服务对象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融合是一个行业概念,要推动不同服务业领域的融合发展。服务业包含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诸多行业,这些不同领域之间也应融合发展。比如科研和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也离不开教育服务的支持。
融合是一个市场概念,要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服务业更多是国内产业的概念,服务贸易则是国际贸易的概念,面向的是不同领域和不同市场。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融合,利用服务贸易的纽带,可以加快中国服务业发展,而服务业强了,也可以推动中国成为服务贸易强国。
总之,“融合”一词内涵深刻,把握好了融合,加上持之以恒地创新,也就抓住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灵魂。